12 非遗保护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南江县朱公乡杨岭山村史 钟山村村史 正直镇育林村村史 南江县寨坡乡洋垭村村史 寨坡乡溪口村村史 元潭社区历史 元潭镇元潭村村史 元潭镇下坝村村史 元潭镇五梁村村史 元潭镇彭家缘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檬子村村史 元潭镇凉水社区史 元潭镇回龙观村史 元潭镇韩岭村村史 玉皇观村志 兴马乡饮马池村史 杨坝镇田垭村村史 双庙村村史 李寨村村史 熊家坝村村史 兴马乡红岩观村村史 南江县兴马乡罗岗村村史 下两镇天关村村志 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村史 南江县下两镇柑树坪村村志 五山村村史 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村史 南江镇双元村村史 双桂乡红豆村村史 南江县沙河镇星光村村史 南江县仁和乡钟家湾村村史 坪河镇关坊村史 楠坪村村史 渔坝村村史简编 南江县朱公乡刘家塝村村史 南江县朱公乡百坪村村史 南江县正直镇柳树村村史 南江县长赤镇书房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字库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石寨子村 南江县下两镇黄坪村村志 南江县双流镇磨垭村村史 南江县双流镇黄垭村村史 南江县双桂乡马桑村村史 南江县石滩乡石河寨村村史 南江县沙坝乡三河村村史村情概况 南江县沙坝乡铧尖村村史 南江县沙坝乡大湾村村史 南江县桥亭乡山寨村村史 南江县坪河镇人民村村史 南江县平岗乡桅杆村村史 南江县平岗乡断桥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沈坡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土潭河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双田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铧厂村村史 南江县光雾山镇大营村村史 南江县关田乡西坪村 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雄岭村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乡史 南江县关路乡邻江村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苍蒲村村史 西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五郎沟村史 南江县赶场镇长坝村村 史 南江县赶场镇石龙寨村村史 南江县赶场镇白马村村史 南江县大河镇李家岩村村史 庙坪村村史 流坝乡梅岭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刘家村村史 凉水社区史 红岩乡红寨村村史 红光镇房龄村史 红光镇柏山村史 南江县和平乡孟山村村史 韩岭村村史 桂花园村村史 南江县云顶村村史 南江县高桥乡五山庙村村史 南江县高桥乡龙潭村村史 箭杆村村史 高家河村史 齐坪村村史 甘溪村村志 佛尔岩村村史 凤仪乡永合村村史 凤仪乡清花村村史 凤仪乡东流村村史 大河镇太平山村村史 白珠村村史 正直镇望龙村村史 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村史 红光镇茨竹村史 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村史 文昌村史 蒲坪村村史 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志 侯家乡北峰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斜岩村村史斜岩村村史 钟山村村史 坪河镇关坊村村史 南江县坪河镇人民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小寨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谢家坪村村史 团结乡罗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西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五郎沟村史 团结乡罗沟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小寨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谢 家坪村村史

一、地理位置

西厢村位于国道赤溪至下两段中马掌铺分路往上5公里处,辖2个社,2个社以自然河道为界,一社位于河道的南边,东与赤溪白岩村接壤,南与东垭乡相连,二社东与赤溪镇四营村接壤,西与付家乡相连,北与红顶乡比邻。交通四通八达,马掌铺到西厢村,西厢村通白岩村通文昌村,通四营村,与红顶公路相通,与付家乡相通。自然环境,山清水秀,风景秀丽,有大量的自然景观。植被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西厢村南西两边山沟里几十里地无人烟,全是树木花草植物覆盖,下大雨时流出来的水比较清澈,平常的流水量大并且是零污染,可以直接饮用。


二、村名的由来

过去叫"西藏(Zang)沟"。一种传说:过去我们村有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人在西藏某个地方做事,他观察那个地方的地形与我们村的地形非常相似,他回家后,就把我们沟取名为"西藏沟";另一种说法:我们村三面环山,东边开口,陌生人远处看不见,走近才发现原来这里有这么一处风景秀丽的小地方,人们就取名为"西藏(Cang)沟"。解放后,我们村村名为赤溪公社"七大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各村要重新命名,我们村村民认为"藏"不好,我们沟的人才不易被人发现,也不容易走出去,所以就重新更名为"西厢村",一直沿用至今。


三、历任主要领导

从解放后至今,历任村支部书记的人:岳从月,岳从年,岳从文,岳俊强,岳俊目,岳从容,岳俊洪。现任村干部:书记:岳俊洪,村长:岳俊钦,社长:黄小燕,岳俊芳。文书:李金华。


四、姓氏宗族

西厢村过去是"岳姓家族",都姓岳(户主)。祖先为岳飞,由岳飞的传人:震(后面都省去岳):玭:覕:遒:荛(艹是山):岳之震到南江做官,繁衍生息,使岳姓家族分布在南江县各个地方。西厢村的岳姓是岳之震(南江的第一代)的后裔:鼎森:文寿:思恭:绍景:忠良:文学:宗文:时学:应臣:仁爵:廷甫:全:彦圣:彼陟:尔屏:峣(西藏沟):士暹:中河(第十九代)的后代。后又迁入了"汤"、"吴"、"文"、"徐"、"赵"姓,还有少量的景、胡、杨姓等。


五、面积和人口

西厢村山多土地少,地形可以用"三沟四山"来概括。全村人家现有258户。人口最多的时候达1000多人,改革开放后,有些家庭地处比较偏僻的深山沟里和高山顶上,他们挣了钱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迁到长赤镇居住。还有其他部分家庭也迁到南江、巴中市居住,现有人家258户,人口859人。

 

六、文物和遗址

1、岳中河牌坊。岳中河,清嘉庆年间赐耆老建坊,此坊石雕非常精美:人物、花草、鸟曽、虫鱼栩栩如生。当前是属于省级文物。

2、观音庙一:地处西厢村东边山上约100多米高的悬崖上,常年香火不断。建庙时代不详。

3、观音庙二:地处西厢村西边山下。建庙时代不详。

4、青龙洞:地处西厢村北边半山腰中。传说:岳中河(省级文物牌房的墓主人)赶长赤做生意回家在"神石包"上乘凉,做了一梦:梦见一只鸟口衔一块红布从观音庙飞到青龙沟。他回家后组织家人用刀砍开树木荆棘,现出一条石梯直通青龙洞,并有很多尊石雕菩萨像。他立即出钱建起了庙宇。后来岳中和家里人兴财发,成为一方首富,远近闻名。

5、备战洞:地处西厢村西边山顶下约10米处一个山洞,洞口用石头砌成墙,留了洞口,里面宽敞明亮,前面是悬崖绝壁,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可住几十个人,具说是张献忠在四川打仗那个时代,当地人为了躲避战乱或准备战事的藏身之所。现如今树木遮蔽,没有道路可通。


七、自然景观:

1、马脑寨(又叫九重山)。在西厢村和白岩村交界处,雄伟、壮观。方圆几十里都能看到此山。

2、簸箕那么大个天。地处西厢村西边山顶,直径约7米大一个洞直通山的两边。从某个角度来看,象一块明镜镶嵌在山间。所以这座山也叫明镜山。

3、筲箕那么大个弯。地处西厢村西边山中,地形象一个筲箕。

4、龙潭子。在西厢村的主道河流流向白岩村的地界处。有一个几十米高的悬崖,水到此处自然就形成一个瀑布,长年累月下面就冲成一个直径约50大的深潭。瀑布一年四季不断。奇特、险要。

5、天生桥。在龙潭子上面河道中。天生一个石桥,石桥长10多米,水从下面通过。很奇特。

6、黄梁树群。在马脑寨山脚下。有一群直径很大的黄梁树生长在一个奇特的山包上,最大的树要4个大人才能合围。风景美丽。

7、青树。离西厢村学校约200米处,常青、苍劲、挺拔,直径约2米。附近还有一棵香樟树,直径约2米,树根一个洞,里面可站10个大人。具说这棵树当前是南江县境内最大的树。古老、美丽。

8、香樟树。在西厢村学校边上100米。形如伞,直径1米多,人们经常在此树脚下乘凉。风景美丽。

9、梯子岩。过去是人们为了生产在半山腰人工凿了一条梯子路,一般人上下都要面向梯子路,两手抓着路才能行走,但当地农民能在此路上担粪上下、运粮、背柴,行走自如。

10、一碗水(凉水井)。位于梯子岩上左行100处,岩洞内一处山泉,从深山中流到被一个用人工凿出的碗般大小的石碗里,常年不断、清澈凉爽,富含矿物质,是当地农民劳动间解渴的饮用水。

11、神石包。位于西厢村通往付家乡的大路旁,石头很大,拔地而起,上面有一水塘,具说水塘干得快就要下雨,过去岳中河在上面乘凉做了一个神奇的梦。

12、晒经石。位于西厢村南边山沟中的一块巨石,据说过去一个和尚为了晾晒经书,因为经书很多,晒经是一个庄严神圣的事,不能随便,既要干净,太阳光又不能很强,他找了很多地方,最后找到这块石头,符合晒经的要求。


八、历史成就

解放后,西厢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改士造田、修塘造堰、发展经济。

1、改善土壤灌溉条件。前后修水库四个,修三堰一条,大堰一条,有力地解决了土地灌溉问题。

2、努力发展经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村村民在几匹大山上开荒种茶几千亩,茶树长势茂盛,本村与白岩村共建一个茶叶加工厂,生产的茶叶品质好,远销到县、省城。同时还在西厢村南边山沟里和西边山沟里大量的地种植梨树几百亩,几年后梨树全部挂果,一年可收获梨子几万斤,梨子品种多、水分足、甜度高;还成立了"多种经营组",种辣椒、豆角、蘑菇等经济作物。后来土地下户后,茶树、梨树也分片到户,由于交通不便,茶树和梨树管理不善,梨树砍了种粮食,茶山也荒芜得找不到茶树。当时茶叶的生产、梨子的收获、多种经营对本村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逐渐改善本村的办学条件。学校原来设在一个庙里,后修建一所土木结构的学校:两间教室,两间卧室,有厕所,有较宽的活动操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将学校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房子,水泥地面的操场。2016年又将学校重新装修一新。使本村的孩子能就近入学,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

4、修建水电站。西厢村山高、沟深,水源充足,政府利用这一资源发动西厢村和白岩村的干部和群众从西厢村西边的山沟里和南边的山沟里各堵一个蓄水池,再修一条长4公里宽50厘米高50厘米的石头渠道,从西边山沟里的蓄水池为起点,从田间、山坡绕行与南蓄水池经过,增大水流量,又婉延绕到白岩村的崔家坝的大蓄水池里,再将水用钢管放到约100多米高的山下发电厂,利用水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来发电。发的电能供给西厢村和白岩村全部农户用电,还供给赤溪乡街道各机关单位和居民用电。当时,南江县城使用的都是火电厂发的电。我们这个发电厂是水资源,既清洁环保,成本又低,受到人们欢迎。后面,下两电站的建成、国家电力的发展就取代了西厢村和白岩村合办的电站。


九、发展与变化

西厢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人多田少,每人只有22平方丈的田,收获的粮食不够一年吃饭,很多家中到了年后三、四月份的时候就青黄不接,更不可能象其他村还有余粮出售,所以西厢村家家户户都以编织席子、背兜等编织业作为经济收入,白天到集体场所编织,晚上在家里点上煤油灯,大人花蔑条,小孩编席子给自家编,大人、小孩、老人、妇女都能编,有些人家没有竹子就晚上背上刀到几十里外的地方买好,晚上赶回来,第二天还要参加集体劳动;交通极不方便,买一斤盐都要步行几十里到赤溪乡或付家乡或长赤去买,交公粮全家总动员,只要是能够背的动的70多岁的老人和10多岁的小孩都要背,交到赤溪乡粮管所,渴了就找路边的泉水,回来时还要在街上买一包肥料背上,但是人们还是很愉快;居住的房子从蔑巴子房、茅草房改变成土木结构房,生活饮水从挑水改变成用塑料管子引水;照明一般都用煤油灯,晚上外出家庭条件好的用马灯、手电筒;穿的衣服是补上重补,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总的来说,生活、居住条件都很差。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走向富强,人们都陆陆续续到外地打工挣钱回家,家家的条件都得到逐步改善,有了存款。九十年代,我们村开始有了公路(土路),用上了电。二十一世纪初,公路得到硬化,人们使用了手机通讯,个别家庭买了车,砖混结构的房屋逐渐增多,家庭的电器设备逐渐增多。现在,肩挑背扛的时代已经终结,西厢村正在修聚居点,各户都住上了砖房,用的是自来水,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可以用互联网进行通讯、办理相关业务。公路四通八达。60年来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十、名人乡贤、成功人士

西厢村地灵人杰,几十年来走出去的和成功人士不乏其人。

岳俊松,到南江煤矿企业,干部。

岳贵义,五O年抗美援朝,后在32113石油钻井公司工作,干部。

岳达人,南江县进修校教师,已退休。

岳从鹏,曾担仼学校教导主任和副校长职务,高级教师。

岳和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现在重庆某公司搞软件开发。

岳勤峰,改革开放后,到外面打工创业,他吃苦耐劳,为人耿直,脑筋灵活,通过打拼现在资产达几千万元,他赚了钱不忘家乡,对家乡的建设发展捐献资金几十万,特别是修路、建校,他还对贫困家庭捐钱捐物,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岳俊雄,南江县九龙农牧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企业老板,生产茶叶等产品,资产过千万,也为家乡的发展捐钱捐物、出谋出力。

岳志国,南江茗云实业有限公司企业老板,经营南江土特产,资产过百万。

岳夏百(女),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在深圳市斯达高陶瓷公司搞设计,设计师,二O一七年,中国"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三十多个国家元首参加使用的茶具就是她设计的,从而使该公司的产品升为"国瓷",深圳电视台对岳夏百专访,做专题报道。近年来,本村陆续考上大学的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不在少数。

西厢村通过党和政府的支持、村民的智慧,从根本性的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我们相信,该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村史编写者:岳从鹏、岳俊红、岳俊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