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专家观点 |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路径

来源:      发布时间:2024-3-26 13:16:33     点击率:2355


专家观点 |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路径


摘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新辉煌”的中心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标识。本文在对二十大报告整体性理解的基础上,以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系统论述为基本遵循,初步阐释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和核心指标,准确把握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而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基本内涵;核心指标;重点路径



深入理解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系统论述,要将其放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既是对新时代十年文化建设经验的提炼和继承,同时又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化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擘画、整体性部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明确提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新辉煌”一词非常准确地标识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方位,既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豪情满怀。那么,新的辉煌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最为核心的愿景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虽然是一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开始强调的重点任务,但在当前提出来却更具历史意义、更具充分条件,同时也更为迫切。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心任务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标识。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是一个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战略的系统工程,如何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需要贯穿于文化强国建设的全过程。“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核心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目标。在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真正实现复兴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之强,不仅表现为国际文化格局中文化创新的程度、发展境界的高度、文化影响的力度等客观态势,更表现为其所具有的先进文化精神,以及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理想所抱有的强大文化自信。


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工作机关就包括领导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部机构。毛泽东同志指出,真正属于人民大众的东西,就一定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内涵,随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深入推进,有一个逐渐深化、不断丰富的过程。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九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认识,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深邃内涵,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同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全局和长远的精准判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对文化强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科学内涵上提出了新的表述,明确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个科学内涵既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一脉相承,又提出了“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新论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充分的内涵阐释,对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经验进行了综合吸收和传承创新,比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文化发展的基本路线,就是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的。这些被历史证明的有效建设经验,为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在发扬既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二十大报告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以及当前意识形态的极端复杂性,提出了基于新时代文化发展实践的新经验,比如“围绕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这些极具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的文化建设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指标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特殊内涵的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结构性、全面性,其标志是多方面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表现为对文化本质、社会本质以及人的本质的深刻关怀,包含着探索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现实途径。民族精神是强国之魂,改革创新是强国之路,时代精神是强国之力,这三者包含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寄托和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托。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性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是文化强国的价值取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强国的基础工程,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是文化强国的外化形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品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精神力量”“磅礴之力”“前进定力”“感召力”“吸引力”等,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包含的力量的明确表达。


基于以上的论述,评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成效可以概括以下几个相互作用、彼此推动的核心指标,包括世界文明的引领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转化力、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


世界文明的引领力。体现作为文明大国的特点和全球大国的历史责任,能够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战略,形成文化地缘空间的大布局,以人类文明共同体构建为旨归,引领世界文明发展新潮流和新趋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中国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拥有一个关乎人的精神境界、精神面貌、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文化的核心功能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理想追求,为中国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价值系统和信仰系统。


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转化力。把握世情国情,聚焦时代主题,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完善的现实需求,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实现敢开拓、能落地、有突破,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形成世界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和服务体系,在全球文化生产的供应链、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文化品牌的服务链、文化科研的研发链四大链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规模,能够通过覆盖全球的文化贸易网络,向世界提供大量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格局,从国家层面建立以全面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目的的包含思想、制度、政策、机制创新和文化原始创新的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用创新的思维从理论与实践上去重新审视中华文化话语的性质和地位,在文化大融合、大发展、大碰撞的历史潮流下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能力,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全球性的议题和理念,率先建立全球共同参与的文化合作机制,形成全球合作与发展的共同规则,提升中国的文化话语权。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


(一)如何在现有文化发展基础上构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形态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战略格局和人类文明秩序重构中,文化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的文明型崛起为全球有效治理贡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共识理念,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和敬意,使中华民族自豪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考察当前全球文化发展态势,虽然当代中国文化的持续繁荣发展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没有彻底改变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话语主导地位,中华文化的传播和认同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有鉴于此,如何系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形态,既与世界现代价值理念有本质的融通,同时又在内部产生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是文化强国建设必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全面提炼、系统升华、整体推进、全面发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明形态的全球确立,来自于中华文化坚定的文化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二)如何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在底蕴,既作用于中国硬实力的发展,又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彰显中国发展的生命力与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一方面,新发展理念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指导性纲领,并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所需要的硬实力基础。另一方面,文化强国建设为新发展理念提供内生价值认同的资源,以软实力的形态反作用于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硬实力提升。由此可见,新发展理念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互动与深层融合,构成了中国整体竞争实力的持续提升。


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路径


(一)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坚持内外统筹、攻防兼备的原则,切实做好新时代文化安全工作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化和旅游工作全过程,体现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实施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要防范和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依法加强文化阵地规范管理,构筑维护文化安全阵地防线。维护文化安全,还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用活丰富多彩的党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面对诸多风险的不确定性,要树立文化安全意识,提升文化领域应对风险的能力,依托各类新技术筑起牢固的防护墙,为文化安全保驾护航。


(二)界定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开展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就是要打造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传播中尚未用系统的逻辑体系,以及鲜明、简洁的文化符号来表达。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研究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有效方式,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形成能与国际有效交流的对外话语体系,树立中国新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形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比如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抗疫的巨大成效、当代中国城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型等发生在中国大地的伟大实践,要深刻阐释其中蕴含的中国实践、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从这些经验和成就中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鲜活术语和传播符号。只有基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中国故事,才能凝练出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最为基础的话语理论支撑。


(三)在全社会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加强文化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方式创新,深化文化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充分整合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公众自主等不同主体的合力共治机制。充分利用智能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文化资本的有序整合,调动民间机构社会文化资本的有效协同,发挥个体文化资本的有机共生,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机制。围绕和聚焦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充分流动,着力消除制约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建立不同文化需求的市场表达机制,平衡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四)大力推动文化协调均衡发展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在物质脱贫基础之上,尽快实现文化脱贫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要求。要借鉴脱贫攻坚战的有效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脱贫工作机制,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打响文化脱贫攻坚战,尽快补齐文化建设的短板。文化建设的硬件建设要特别关注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不发达的乡村地区,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空间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能效;软件方面,要激活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文化理念,增强区域文化认同,实现区域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和综合利用。


(五)打造全球优质文化产品创制中心


文化强国要具备为全球提供主流文化消费产品的强劲生产能力,在大力满足国内消费的前提下,不断开发适应国际文化市场需要的全球文化产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类型多样、底蕴深厚的优秀文化资源,重点是在把握产业融合和文化发展新业态机遇基础上,研究和开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生产要素的新途径与新模式,使当代中国成为世界文化创新高地、文化创新思潮的引领者、现代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输出者,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全球文化贸易网络中占据显著地位。把握信息技术和相关业态的最新发展趋势,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做强做大一批集新技术和全媒体功能于一身、在全球范围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传媒集团,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搭建更多世界级传播平台。

(注:该论文发表于《中国文化馆》第三辑理论研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