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文化观察 |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以贵州基层文化馆(站)服务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8 9:55:49     点击率:4134

一、选题缘起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是解决新时代矛盾的有效抓手,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对于我国当前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满足乡村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充分挖掘乡村特色,促进乡村文旅融合,有利于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


(二)基本情况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文化建设政策的大力扶持,贵州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乡村文化振兴活力迸发。截止到2020年末全省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54个,艺术表演场馆18个,博物馆91个,公共图书馆9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1698个,全年图书出版量12517万份,杂志出版量 1456.32 万份。[1]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全省范围内大力兴建和改扩建公共文化设施,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大力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基层社区服务网格进行管理。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为主线,重点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十大品牌”。二是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乡村旅游三个省级标准,强化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以贵州省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为重点,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截止到2020年末全省5A级旅游景区8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4A级旅游景区126个,增加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189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422个。


二、存在问题

放眼全国来看,贵州乡村振兴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仍处于转型升级调整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仍十分突出,服务保障少、服务效能弱、人才紧缺等共性问题在基层文化馆(站)是普遍存在的,与乡村振兴发展现实要求仍有差距,与广大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40.png


(一)基层文化馆(站)服务效能有待提高


一是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财政经费薄弱,乡镇文化站经费不足。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虽已基本覆盖,但联系合作不紧密,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仍不平衡,基层文化馆(站)活动覆盖面还集中在县城和镇级,需要进一步拓展到村;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机制有缺陷,文化供需脱节并存在着无效供给,无法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三是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和运作体制不健全,服务设施利用率不高,部分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仍存在被占用、挪用现象,流动图书车没有经费“养车养人”,文化“云盒”、电子阅览室等资源更新不及时,硬件设备闲置,缺乏专业人士运营管理;四是没有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标准,公共文化服务反馈评价体系不健全。对基层文化站考核没有相关文件明确,乡镇(街道)对文化站考核缺乏重视。五是基层文化馆(站)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在编不在岗、专职不专干,身兼数职,文化志愿者流动性较强,缺乏专业性文化人才。


(二)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结合不紧密


一是乡村文化归属感不强。贵州作为劳务输出人口占比大的西南欠发达省份,农村老年人口、留守儿童多,青壮年人口少,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打工者长期在外,存在身份认同的游移与迷失,而留守儿童和守村老人缺乏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特色得不到有效保护传承,致使乡村文化符号的树立缺乏根基。二是基层文化馆(站)引导性偏弱。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笼统浅薄,未能厘清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发展趋势,缺乏深入性的剖析能力和前瞻性的洞见,尽管乡镇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口号化、简单化、片面化的文化活动仍然保持很大占比,无法起到充分调动基层群众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难以促进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三是乡村文旅融合深度不足。缺乏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利用,特色不足、品位不高,多为原始旅游资源,易存在同质化竞争;文化与旅游资源分散,乡村旅游业态不丰富,活动内容乏味,缺少吸引游客停留的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乡村文化资源如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工艺品、艺术表演作品等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能力有限,缺乏具有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的融合精品。


三、核心指标

以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导向,强化高起点顶层设计和高格局政府为主导,创新打造丰富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为载体,以基层群众文化素质培养、传统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升级作为三大核心发展指标。充分重视乡村文化艺术普及,提高乡村群众文化素养,提升乡村形象的凝聚力;大力结合乡村文化、民俗民风和流行创意,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创新,提高乡村文化的竞争力,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

(一)基层群众文化素质培养指标

640 (1).png


(二)传统乡村文化传承指标

2.png


(三)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升级指标

3.3.png


四、发展方向

(一)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


1. 确保资金到位,加大财政扶持

(1)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重大文化惠民活动、文化低保工程等所需经费,加大对国家级以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保单位保护、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


(2)提高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使用效益。转变公共财政投入方式,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团体、民间资本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2. 确保人才下沉,加强队伍建设

(1)实施“一乡一文化专干、一镇一艺术指导、一县一实践基地”计划。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以“一乡一文化专干、一镇一艺术指导、一县一实践基地”的模式,建设优质的乡村振兴文化人才队伍,将文化人才下沉真正落到实处,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一是适当增加基层文化馆(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人员岗位编制,按照所在区域的基础条件及人口服务需求,配备补足或调整扩充相应的文化专干及岗位编制数量。文化专干主抓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民间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专职专干,提升基层文化馆(站)服务效能,建立文化振兴长效机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硬件设备,与乡贤人士充分合作,有效推动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满足基层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二是集合文化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和文化艺术工作者,组建专家队伍,以“一镇一艺术指导”的形式,定期轮番投入到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当中,参与当地文化振兴规划设计,帮助当地挖掘保护地方特色文化,提高美化系统设计水平,加强人文风貌引导,塑造乡村特色风貌。三是积极与文化艺术类高校合作,以“一县一大学生实践基地”模式,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智慧力量,助力创新创业;充实文化志愿者队伍,提供先进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文化服务体系激发乡村文化市场活力,实现双向促进。


(2)创立可持续性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一是探索制定文化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奖补办法和激励措施,对有突出贡献的基层文化人才实行特殊财政补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激发工作动力,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提供可持续性学习平台和机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职业教育体系,持续进行业务培训,逐渐实现文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做好文化骨干培训工作,加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基层文化旅游人才培育。三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做好基层文化人才状况定期分析,大力拓宽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实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奖励政策,重点解决人才待遇问题,让人才真正留下来。


(二)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实现跨界融合


1. 发挥阵地作用,加快艺术普及

以基层文化馆(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阵地,大力推进全民文化艺术普及,将高雅文化艺术引入基层文化建设,通过艺术知识、艺术技能、艺术活动和艺术欣赏等普及性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一是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场馆联盟,加强社会场馆间合作。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高校等文化性质单位通力合作,编写一套接地气、适用广的文化艺术鉴赏入门教材,采取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让基层群众也能够接受专业全面的艺术普及;二是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推动基层文化馆(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愁馆等大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定制预热体验课,开展知识讲座沙龙、体验工作坊、专题读书会等,教授艺术鉴赏方式,增加体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更多人走进公共文化场馆。


2. 革新供给理念,提升传播能级

基层文化馆(站)既是对基层群众进行文化宣传和建设的重要载体,又是帮助乡民群众表情达意、实现精神文化追求的媒介。应依据地方群众的实际需求,一是大力推进数字文化服务,打造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服务效能。以建设数字化公共文化平台为载体,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打造“短、精、新”的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二是拓展辐散型的文化传播路径,采取数字文化服务方式形式,强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分享和创作平台,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资源,让群众有能力、有兴趣、有意愿投入到多样化的文化创作和传播中,不断扩散乡村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三是柔化传播内容与形式。说教式的文宣早已过时,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群众的心里。将乡村文化符号、品牌价值、资源要素等信息凝聚为一体的文化讯息包,整合各种县市、乡镇融媒体传播管道,最大化释放营销势能,引爆媒体整合传播,传达一致且具有说服力的文化品牌讯息,不断完善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表达权与话语权。


(三)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1. 挖掘“文化基因”,促进文旅融合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文化升级,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价值,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但因认识和建设及管理等因素,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形成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乡村“文化基因”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因此,一是要坚持个性化、多样性和高品质。打破传统乡村叙事,破除底层物语刻板印象,借鉴成熟的乡村文创综合体发展模式,立足于资源禀赋和民俗风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提炼乡村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乡村歌舞竞技、乡村风情婚俗、乡村观光喂养等浸入式表演活动,提升乡村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倾力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实现共赢。二是要保证区域间文化资源均衡性和互利性。遵循科学合理的资源配比规律与组合策略,注重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和价值之间的契合性。对于知名度不高、资源不突出、缺乏亮点的散落式文化旅游资源实行宏观整合,依托“小剧场”形式打造文艺演出精品,提升景点美化系统质感,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增加吸引力和竞争力。


2. 拓宽发展空间,实现文化引领

基层文化馆(站)必须要突出自身的地位,积极拓宽发展视野,加强对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农村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在保持乡村文化与风情的基础上,将新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形态引入到乡村文化中,突出民风民俗的建设,加强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活化乡村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增强乡村文化凝聚力;二是立足于当下社会文化背景,提升文化建设的驱动力和实效性,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主体性地位,注重从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发展转变,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鼓励农民励工返乡创业,加大无形文化资源的转化,有计划分阶段地启动实施传统民间工艺振兴计划,培养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储备和发展基础,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日益勃兴。


结语

如前所述,乡村振兴,是农民的振兴,也是全民的振兴,更是深深根植在农村广袤大地上的乡土文化的振兴。要想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从低水平到高品质的跨越,立足地方实际,打基础补短板,加强文化内涵,实现提质升级,做到公共文化服务筑高地上水平,乡村文化振兴促升级求创新,真正实现从量变走向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