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20 16:56:46     点击率:2113

镇情概况

八庙镇地处南江县东南方,与沙河镇、燕山镇、赤溪镇、高塔镇毗邻,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八庙街道与县城距离36公里。距S101国道线沙(河)南(江)公路段8公里,巴陕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乐巴铁路横贯该镇何家坪村。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31个村民小组,2850户9975人,有耕地8900亩(田6000亩、地2900亩)。2016年全镇国内地方生产总值达到83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7850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107.29万元,比上年增长7%。 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4730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有贫困户367户1270人。贫困村3个,其中普照寺村59户206人,小寨村48户157人,谢家坪村49户180人,被列入全县2016年扶贫连片开发重点乡镇,计划2018年全面脱贫摘帽。


历史沿革

八庙垭场镇兴起于清朝末年(因八庙有内外八座庙宇而得名),附近的高塔、燕山、赤溪、沙河等地都有人到八庙垭赶场。解放后,1950年成立八庙乡人民解放委员会,场镇有了大规模的发展。1951年1月成立八庙乡人民政府,1956年4月更名为八庙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建立八庙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11月成立八庙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改为八庙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元月撤八庙公社管理委员会设八庙乡人民政府,隶属沙河区委、区公所领导。2001年机构改革撤沙河区委、区公所,八庙乡人民政府由股所级升为正科级单位。2005年撤沙河工委、办事处,隶属南江县委、县人民政府,2016年9月撤乡设镇。


地理资源状况

全镇地势以低山为主,相对平坦,平均海拔85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热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181毫米,多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日照时数1785小时,无霜期310天,由于受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影响,八庙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利资源:全镇修建、整治山坪塘124口,新建蓄水池516口,总蓄水量为30万立方米。新建整治灌排渠系17433米,新建、整治农田耕作道路6761米,机耕道3171米,有效的保障了农业的耕作和灌溉,使八庙真正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幸福家园。土地资源:全镇土壤形成以壤土为主的土壤类型。肥沃的土壤为丰富的物产创造了条件,水稻、小麦、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油菜是主要经济作物,烟叶、油桐、海椒等产量亦较多。林业资源:八庙镇地处山地丘陵带,林木资源丰富,主要以松柏为主,森林覆盖率达48%。野生动植物资源:境内野生动物较多,有山猴、狐狸、拱猪、野兔、野猫、松鼠等。鸟类有麻雀、乌鸦、喜鹊、山鸡、班鸠、竹鸡、画眉、燕子、杜鹃、野鸭等几十种。

镇内重大事件

1949年八庙垭解放;

1975年沙金(沙河至金盆)路八庙八庙段通车

1983年罐头厂大桥竣工;

1986年全镇通电;

1997年全镇村道公路修通;

2003年大营村修建第一座砖房;

2010年灾后重建新政府办公楼投入使用;

2010年涉及八个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成;

2010年乡道公路洛八路硬化完成;

2012年八庙镇大环线通村公路硬化完成;

2014年八庙镇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实施完成;

2015年八庙集镇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

2016年八庙镇扶贫连片开发新村建设竣工;

2017年新开工8个村民聚居点,113户347人搬进新居;


组织建设

第一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王三德(1954-1956)

第二任乡党总支书记      王学院(1956-1960)

第三任八庙公社党委书记  邢学文(1960-1962)

第四任八庙公社党委书记  岳君山(1962-1978)

第五任八庙公社党委书记   何其达(1978-1983)

第六任八庙公社党委书记   岳安治(1983-1987)

第七任八庙公社党委书记   廖代斌(1987-1990)

第八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杜光清(1990—1994)

第九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刘德武(1994—1997)

第十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廖代斌(1997—2000)

第十一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陈  东(2000—2001)

第十二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周习宏(2001—2002)

第十三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罗斌龙(2002—2004)

第十四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王  勇(2004—2008)

第十五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汪兆志(2008—2012)

第十六任八庙乡党委书记   杨文生(2012—至今)

政府建设

第一任八庙乡解放促进会会长  岳桂北(1949-1950)

第二任八庙乡解放促进会会长  王思路(1950-1950)

第三任八庙乡解委会主任      冉奉权(1950-1951)

第四任八庙乡农会主席        李昌培(1950-1951)

第五任八庙乡乡长            方炳举(1951-1952)

第六任八庙乡乡长            陈洪贵(1952-1952)

第七任八庙乡乡长            梁廷会(1952-1953)

第八任八庙乡乡长            王三德(1953-1955)第九任八庙乡乡长            

姜玉文(1955-1958)第十任八庙公社社长          梁廷福(1959-1962)

第十一任八庙公社社长        王学院(1962-1970)第十二任八庙公社革委会主任  

岳君山(1968-1978)第十三任八庙公社革委会主任  岳安治(1978-1983)

第十四任八庙乡乡长          黄文杰(1983-1990)第十五任八庙乡乡长          

黄成才(1990-1993)第十六任八庙乡乡长          刘宗成(1993-1999)

第十七任八庙乡乡长          李文全(1999-2001)第十八任八庙乡乡长          

岳可丰(2001-2003)第十九任八庙乡乡长          李术武(2003-2005)

第二十任八庙乡乡长          王  勇(2005-2008)

第二十一任八庙乡乡长        汪兆志(2009-2010)

第二十二任八庙乡乡长        杨文生(2010-2012)

第二十三任八庙乡乡长        何  江(2013-2015)

第二十四任八庙乡乡长        何颖章(2015-2016)

第二十五任八庙乡乡长        杨文生(2016-2016)

第二十六任八庙镇镇长        吕长斌(2016-至今)

解放初期有党员20名,现有党员239名(其中预备党员3人)。

主要姓氏

黄姓和王姓是大姓,约占30%,岳姓和李姓约占15%,其余姓氏有方、赵、张、胡、何、刘、杨、岳、杜、周等。

主要交通道路

洛八路,是到燕山高塔的必经之路,环线公路,贯穿7个村,木涪路穿境而过,巴陕高速八庙隧道,全长4公里多,乐巴铁路途径我镇何家坪村。


主要经济业态

主要种植优质粮油、核桃、花椒、药材和肉牛养殖等,种植业。全镇种植水稻4648亩,产量2062吨,普照寺村实施扶贫连片开发新村建设完成,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小水果套作中药材及蔬菜莲藕,带动带动当地400人就地就业。全镇发展花椒产业扶贫近2000亩,为巩固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养殖业。打造绿色产品供给大镇,通过优化投资软环境筑巢引凤,回流了一批在外成功人士、务工人员回镇创业,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谢家坪村成立了进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近300头,带动当地50余户农民加入;肖家观村、青宝观村、小寨村村民开办肉牛养殖场,养殖了300头优质肉牛,每年可实现收入近300万元。小竹岭村生猪养殖基地实现年出栏量达3000余头,实现利润120万元。

现在部分村民主要依托旅游发展,开办农家乐,现有农家乐11家,接待能力800余人,平均年收入5—10万元。


村风民俗

八庙垭解放以前的村民大多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住木垒茅草房和窝棚,集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系米仓古道必经之地,集镇居民素有开店经商意识,过往商贩均在此歇脚吃饭,那时生活水平不高,便有火烧馍、麻圆等干粮,现今已无人制作。辖区内民众自古以来崇文尚武,由八庙走出去的政界、商界,能人豪杰比比皆是。

辖区内重要的民俗为婚丧嫁娶、舞龙闹年、60大寿、80大寿、建房看风水、正月初一回娘家等,其中婚丧嫁娶最为正式,事主方需置办酒席,喜事酒席分为歇客、正酒、抄客三个部分,歇客为正酒前1致2天,事主方的亲朋好友提前来祝贺和团转邻里来帮忙;正酒为喜事扎期日子,所有人前来祝贺,事主方大摆宴席,设礼房;抄客为正酒后,事主方亲朋及团转邻里帮忙的打理事后工作,如还东西,打扫清洁等。喜事中:女方正酒一般为头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男方一般为中午,如路途遥远的男方正酒前一天晚上需到女方家里接亲,称之为歇礼,如路途近,可当天早上去接亲。喜事宴席菜品数量为双数,且开席桌数也为双数,具体数量因人而定,一般在12至24个菜品之间,其中干盘子约占整个菜品的1/3,干盘子一般为凉菜,水席必不可少水煮酥肉,坨子肉,品碗三个菜。其余喜事如办寿宴、乔迁、升学等均与婚娶礼数类似。丧事分为坐夜和出灵两大部分,坐夜主要是事主方为逝世者举办的仪式,如大开五方,等候亲朋前来吊唁。出灵为事主方及亲朋最后一次瞻仰仪容、入殓、出灵等环节。一般出灵后未赶到的亲人当天再来吊唁,也无法补礼。在出灵前需大摆宴席,菜品及开席桌数为单数,其菜品设置与喜事类似。

红事(婚嫁):筹备帮忙、歇客、(女方)哭嫁(给眼泪水钱)男方摆礼、出嫁(辞神、踩斗、上轿)、女方送亲、男方接亲、拜堂、入洞房、闹洞房、正席、谢媒、答谢帮忙人员、谢客。

白事(死人发丧):唱孝歌、道场做法、开路、入殓、瞻仰仪容、出殡、下葬、烧七。


社会事业发展

初级中学:八庙初级中学现有学生近400名,教职员工56名,校长李毅成。灾后重建新迁址长沟湾处,占地近30亩,教育设施设备齐全,教学质量全县屈指可数,附近几个乡镇学生均来此读书,更有甚者家住南江不辞辛劳送子女来此读书。

小学:八庙镇辖区内有中心小学1所,校长曾尔顺,村小3所,学前教育5所,共有学生近600名,教职员工48名。初级中学迁址后,其教育设施全部划归中心小学,现占地25亩,校内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一流,附近几个乡的中心小学均无实力与之媲美。

卫生事业:八庙镇卫生院一座,院长王正礼,占地8亩,医疗设施齐备,医资队伍强大,镇村共有23名医护人员,被认定为一级乙等卫生院,其余各村均设有1—2个卫生室,基本医疗设备齐全。

文化阵地:镇设有综合文化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里面图书、电脑、棋牌、健身器材齐全,各村均设有文化室1个。有各类图书4万余册,免费为村民借阅,社区有广场舞舞蹈队一支,成员20余名,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民间艺人

1.黄明建:生于1947年,打碑錾字堪称一绝,古戏楼画廊浮雕“八仙过海”栩栩如生,县文化馆两根龙头拐杖出自其手,在电脑绘画雕刻未出现前,附近十里八乡打碑錾字必请其到场,他雕刻的钻龙(镂空雕刻)活灵活现。

2.方绍俊:是当地有名的风水先生,阴阳五行、看地、安土、丧葬,合八字等,享誉十里八乡。


知名人士  

1.王三银  1920年4月出生,南江县八庙镇人,1933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1982年6月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幼年时家庭贫穷,读私塾3年后回家务农。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解放南江。1933年4月参加红军,王三银任南江县保卫局通讯员,1934年2月编入红军31军93师277团任宣传员、勤务员,随部队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在红军教导师3团12连学习测绘,1937年8月历任115师685团测绘员,测绘股长、科员、作战参谋、侦查参谋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太行山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6纵队16师侦查科副科长,43军127师侦查科科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广州等战役战斗。1950年2月任广东惠阳军分区第9团副团长,1951年6月任华南军区直属暂编师第6团团长。1952年3月至1957年2月,在中南军区干疗院治病,出院后调任广东省军区训练团团长。1958年12月专业调任四川省邮电管理局处长、政治部副主任。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成洁  1975年出生,南江县八庙镇人。1984年成洁不幸被高压电击伤截去双臂后,面对命运的挑战,她没有消极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伤残做斗争,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1988年的县残疾人运动会上,她获得女子跳远第一名,女子60米、400米短跑第2名、第3名的好成绩。1988年—1989年,她先后被县委、县文教局授予“优秀少先队员”称号,被团地委评为达县地区“青少年十佳”之一。1989年10月,她荣获了全国首届“十佳”少先队员金质奖章,并受到了江泽民、李鹏、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成洁大学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在江西省某中学从事教育事业。

3.梁天际  1918年1月出生,南江县八庙镇人,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1979年7月离休,享受副厅级待遇。梁天际幼年时家庭贫穷。1933年10月报名参军后,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护理员和看护员,长征途中,两爬雪山,三过草地,千辛万苦。1936年到达陕北后,任红88师3团看护员。1937年8月任八路军115师687团2营5连卫生员,1939年1月任689团2营看护班长,1940年4月任688团卫生队看护长、医生,1942年1月任新四军淮海军分区泗述独立团门诊所所长,1946年2月任淮海军分区卫生部第一休养所所长,1950年2月任华东海军南京414医院副院长,1958年8月任安徽医学院附院副院长,1964年4月任安徽省独立医院副院长。先后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平型关、涟水、孟良崮、开封、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4.陈凯:1905年从军,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同年11月从达县带领1000余名义军进住巴中,受到反动势力为首的张佑轼等人的热情接待,张在巴中设晏接待,假装投降,但陈凯他们不知是计,酒足饭饱后,张佑轼和巴中的反动势力密谋,策划将陈凯杀害,1927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还给陈凯送了金匾。

5.陈泽:字三湘,生于1918年,19354年考入达县警训班,同年腊月考入黄浦军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193师578团8连任科长,先后参加过多次抗日战争,在部队任过排长、教练、连长、营长、团付等职,1949年回家,死于2006年。

6.王绍法:生于1958年,大学本科,硕士学位,现任成都钞票公司党委书记、正厅级,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四川书法协会会员。

7.王军:生于1965年,达县卫校毕业,现本科学历。曾任南江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巴中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巴中市住北京联络处副主任、主任,现任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8.王伟:生于1971年,毕业于南江中学,现本科学历,曾巴中市就业局副局长、局长,现任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巴中市扶贫移民局局长。

9.王海初:生于1974年,大学本科,曾任巴中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现任巴州区纪委书记。

10.肖伟:生于1981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现任山东高速集团成都分公司副总。

11.王吉:生于1975年,高中文化,1993年入伍,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现任贵州省铜仁市国税局副局长。

12.王霞辉:现年64岁,大学文化,任过南江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原上两区党委书记,民政局长,南江县政协副主席,已退休。

13.王德勇:生于1972年,毕业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注册会计师,现就职于青岛市英柯法计量测量有限公司副总。

14.田  秋:生于1978年 ,大学学历,现在成都郫县从事电压器材生产和销售,总资产近1亿元。

15.方继忠:生于1969年,高中毕业,现在西安从事建筑行业,总资产1000多万元。


文化古迹

1.明阳寨  八庙至高点,始建于清末,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雄石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功效。当年群众为抵御土匪兵患,乡绅组织群众修建寨门,至今仍屹立于山顶,前来瞻仰观摩人群络绎不绝。

2.陈家大院  坐落于八庙镇普照寺村二社,始建于清末民初。与八庙集镇相邻,洛八公路接壤而过,自古以来沙河,赤溪等乡镇到八庙,普照寺村为必经之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川北古村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历史风格。建筑多为木制穿斗结构,青瓦木檐,高低错落,保持明清建筑风貌,其规模大,风格统一,经修缮保护,具有较高的保护和观赏价值。

3.黄花遍战役遗址:在1933年2月到1934年9月红军先后进行了反“三路围剿”、反“六路围剿”的战役中,南江是西线的主战场,红军与国民党在南江境内的大小战役数千次。1933年2月18日,敌“三路围剿”开始,红军于1933年2月28日,放弃长赤,紧缩阵地,采取“紧缩阵地”、“隐蔽防御”、“伺机反攻歼敌”的战略方针,边打边撤诱敌深入,至八庙垭一线,经八庙垭的黄花碥一战,歼敌何子聪团官兵200余名(何也被击毙)。后红军又在甑子垭、红炮梁等地给沉重打击,现今黄花碥一带仍可见当年构筑的工事和战斗痕迹。

4.八庙戏楼:八庙戏楼始建于民国七年,踞米仓古道,秉盘道遗风,画栋雕梁,极赋灵光,凭栏则苍山在望,青林翠竹粉墙黛瓦,拍案乃红日在肩,黄发稚子美池桑田,其物殷殷,其民陶陶,诚可乐也,名扬秦巴近百年。2014年,乡政府组织维修加固,古戏楼焕然一新,现为八庙文化站活动中心,每逢重大节日,皆在此歌舞庆祝。

5.石锣对石鼓:八庙明阳寨山上岩壁上生长有一个石锣,直径约30公分,一个石鼓,直径约30公分,由于山势陡峭,只可远观,人根本无法靠近。暨有民谣:

石锣对石鼓

银子二万五

若是那个得到了

就能买个重庆府

6.玉皇观:位于小竹岭村二社,庙宇内共有4尊佛像,分别为魏大爷、财神菩萨、牛王菩萨、土地老爷,文化大革命期间有所损坏,后由附近信徒捐资重修,现香火不断,前来祈福参拜人员络绎不绝,其中魏大爷最为灵光,人们至今都有过年去庙前杀鸡、烧纸、鸣炮的习惯,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财源广进。


脱贫攻坚

近几年来,八庙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突出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坚持念兹在兹、唯此唯大,用“绣花”功夫务实抓好精准脱贫。2014年,全镇通过精准识别有谢家坪、普照寺、小寨3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412户1525人。普照寺村和谢家坪村2个贫困村2016年已顺利通过国家省市县的验收,是已脱贫村。2014年至2016年全镇达标脱贫人口222户841人,2016年底有未脱贫户190户684人。2017年全面完成1个贫困村--小寨村整体脱贫和1个非贫困村--肖家观村补短板及195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利用易地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和危旧房改造等扶贫政策,对贫困户实施住房改造建设,有效完成贫困户92户326人新居建设,基本建成易地扶贫安置点9个。完成贫困户44户152人房屋建设,实现贫困户住房得到安全保障;利用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通过精准实施全面解决贫困户412户1525人的人畜饮水安全;用好危房改造政策和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采取保基本、补短板方式,对8个村的234户贫困户进行改厨改厕改圈和室内外环境整治,确保其住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充分发挥县下达的整合资金效应作用,全面完成3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村“七有”相关建设。2017年全镇以发展花椒为长期主导产业,分户发展花椒500亩、联户发展花椒275亩,因户制宜据实规划“四小”为短期产业,贫困户共养殖土鸡15000只、鸭500只、生猪2000头、牛300头、有机蔬菜800亩,可实现收益760万元。贫困户人均稳定增收增收1200元以上。鼓励贫困户将产业到户奖补剩余资金委托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入股到产业大户、合作社统一发展,变直接发展为发展分红,变一次性收入为长期收入。目前普照寺村沐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兑现2016年入股分红资金2.4万元,全村59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分红406元,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被省市县当做成功经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