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南江县兴马乡罗岗村村史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南江县兴马乡罗岗村村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5 9:52:32     点击率:2038

一、村情况概况

罗岗村距离兴马乡人民政府12公里,位于东南方向,幅员面积11.6平方公里,总人口1056人,257户。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农村劳动力608人,耕地面积1070亩,平均海拔1100米,两面的河水直入神潭河,东与木罗村、通江县的板桥乡接壤,南接大河镇青云村,西抵柏树潭河,北与瓦池河心为界。整个地形似鲤鱼奔滩之说。

四季气候分明,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大约220多天,雨热同季,润育着大小春的农作物生长,主要经济作物有银花、核桃、蜡虫、银耳、木耳、香菇、银杏、猕猴桃板栗,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魔芋为主,养殖业以南江黄羊、肉牛、土鸡、生猪、肉兔等为主。山林中有红腹锦鸡、野猪、青狼、麘子、青麂子、猴子等国家保护动物。

村内有明清年间留下的古建筑,任氏家族三合院四合院七处,明清时任氏家族古迹碑墓群3处,康氏家族明代的金字墓碑,符氏的牌坊碑,建筑独特,工艺精美,更有国家的珍稀树种葵花树,直径1.3米,高达30米左右,银杏树4株,直径均在1米以上,更特别的有一颗迎客松,矗立在村的最高位置,观望着全村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古树均纳入国家挂牌保护树种。

目前,全村拥有水泥路10.7公里,泥碎主环路14公里,直通全村家家户户,2010年建平房51座,地震时倒房重建川斗结构11座,柏树潭建有长60米、宽8米、高10米、载重120吨钢筋混泥土平桥一座,解决了几千年过河难问题。2014年我村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在上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新建、改建了村委会办公楼、文化室、卫生室,无线广播、宽带,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二、历史沿革

罗岗村在清朝年间居住着有三姓,即:任姓、康姓、唐姓,其中以任姓为主。明朝年间主要居住余姓。张献忠入川后,余氏家族诛灭。康姓和唐姓均属于本地人,人口稀少,任姓在明朝中期属于王宫贵族,附马爷,传说:一位金枝玉叶,不愿出嫁,于是父王赐给令女一批御林军队,一匹系戴金鞭的战马,父命,令爱女之忠言,金鞭落地战马停蹄,就是你的安身之地。恰好路遇一僧人,姓任名杲,当时以天为证,结为连理,随后返京,由于夫君是僧人出身,皇宫生活荣华富贵,不于习惯宫内生活,后请示父王,并带着大批金银财宝,返回僧人的原籍(现通江县涪阳镇),膝下育九子,家庭兴旺,飞黄腾达,人口急剧猛增,姊妹弟兄只好四方移居。任杲的第四代子孙任可程迁移到现在的罗岗村插占为业(当时属于通江县管辖),四至界畔,以可福碑记为证,就是现在罗岗村所有管辖区域。世代生息繁衍,营造家园,开荒造田,发展种植腊虫,栽桑养蚕,断木培育黑木耳、香菇,经济腾飞猛进,造就今天的罗岗村传统村落的各种奇特文化元素。


明朝时期  罗岗村隶属保宁府壁州管辖  

大清年间  罗岗村隶属通江县管辖

民国年间  罗岗村隶属通江县涪阳镇十二保管辖

川陕苏维埃时期(1932.12--1935.4) 罗岗村隶属川陕省红江县管辖  

1936年--1951年   罗岗村隶属通江县白院寺乡管辖

1952年  划为南江县兴马乡管辖

1958年大跃进设立瓦池乡人民公社,罗岗村改为瓦池一大队

1982年 瓦池乡人民公社更名为瓦池乡,瓦池一大队改为罗岗村

2005年瓦池乡合并于兴马乡,罗岗村并于兴马乡11村至今。


三、重要历史人物

任希瑢:清康熙乾隆年间人氏,任氏第五代孙,修房四处七座三合院,今完整保存六座,置田地山林共11.6平方公里,即今罗岗村全境,另置瓦池坝全部。于汉中市建炼铁厂,规模宏大,长年经商,将本地木耳、银耳、香菇等土特运贩汉中,又将汉中布匹食盐返贩通江南江,可谓富甲一方。膝下七个男儿,个个精悍,均为一方精英。

任中俊:清光绪年间人氏,当朝举人,相传十二岁中举。才华横溢,巧舌如簧,因选以重碑而被告发,到案保宁府大堂,与府台针锋相对,伶牙利齿,口惹悬河,巧于应对,气昏府台,至官帽落地,中俊见状,双脚乱踩官帽,并怒骂府台:“皇上所赐官帽,你甩于地,罪当敢诛,你既敢摔,我就敢踩。”府台无奈,判中俊无罪,为赢有。叹道:“任中俊,你活不到五十岁。”中俊确实四十九就而终。官司赢了,回家路经通江县陈可乡陈五老爷地段时,有陈家长工二百余人开荒造田,中俊下轿坐于一石礅休息,大家围观,不巧中俊连放三响屁,众人嘲笑,中俊应道:“暂在此处放三个淡屁”。长工回家午饭时,笑谈此事,陈五老爷闻听,立即备金银财宝及鸦片等,骑马赶上道:“不知任老爷驾过贱地,长工无矢,有眼不识泰山,特来赔罪。”并献上礼品。

任学民:乾隆年间人,乃希瑢之四子,饱读诗书,商贾有道,七弟兄分家后,在汉中租地二十亩,雇佣20余人开办二座炼铁厂,租门面六个,做布匹、盐巴、土特产等生意,财源广进。后在本籍二十里内的瓦池坝、石盘子、兴马的鲤鱼坝、白院的赵公寨、北极的中皇坪等地购置良田一千多亩,在任家院、石亭溪两地修四合院一座,三合院一座,至今保持完好,仍为其后代所居住。

任学民喜作善事,当时山区不变,上学上街路徒山险。他现资雇人修建石梯路四条,柏树潭经狮子坪到任家塬,约五里,柏树潭经瓦池坝到石盆子,约五里,柏树潭至赵公寨,约十五里,石亭溪至三元包约五里,极大地方便了数千山民行路出门,各地山民互相称赞。虽经两百多年沧桑变迁,这些石梯山路,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石亭溪三元包,柏树潭至赵公寨两条路完整保存,至今仍为山民往来的必经之路。

刘承隆:罗岗村李祥云人,一九三三年红军入川进通江后,建立苏维埃政权,于现通江平溪镇设红江县,任苏维埃红江县政府主席,红军离川后返乡隐居。当年张国焘肃反极左践红,屠村于现通江县小乐坪、松林坪、马家沟至木罗坝(现南江县兴马乡木罗村),老幼无留。刘闻之,及时派人送信至木罗坝,调回当时部队,拯救了当地及周边之山民,勉遭屠戮,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病死。

任清儒:罗岗村红碑湾组人,1933年与弟弟任贵儒(幼名贵娃子)参加红军,主要担架队,1935年在阆中战役中,部队遗退而失散,后返回原籍,于七十年代享受流落红军待遇,九十年代病世家中,其弟贵娃子,下落不明。

任仕儒:罗岗村红碑湾组人,1933年曾任红江县苏维埃主席,后因有人举报属任老爷之后,故于现兴马乡庙坪村一次群众大会上宣布,当场枪毙。

任元伍:一九三三年随红军而去,至今下落不明。

全村还有数十人随红军而去,杳无音讯。且因家中无后人,因山村百年无人收集史料,只有老人口传,其名无可考证。

任元清:罗岗村任家院组人,黄埔军校毕业。1933年,随父母流落广元昭化,时遇红军与川军激战,与父母失散,跑到成都进入孤儿院,16岁入川军北上抗战,在台儿庄战役中受重伤(其体入弹片至死未取出)。而后进入汉中黄博军校第七分校,毕业后授与毕业证书及中正剑,分配到卫立煌部队任师部副官,因对内战不满,于1948年返回故籍,潜心农事,至九十年代病终。

任济民:罗岗村任家院组人,民国时期青红二帮袍哥大爷。在川北至邻近省区呼风唤雨,声望各地,时称走州吃州,走县吃县,曾任通江县涪阳镇镇长,随从众多。一九三三年曾带领乡丁于碑湾里阻击红军,解放初,因躲避政府究罪,于任家塬二塬岩洞中被擒后,吞服鸦片自尽。

任元勇:罗岗村石亭溪人,1962年大学本科毕业,分配重庆大渡度口高中任教,后任重庆市七十二中校长。

任礼荣:罗岗村石亭溪人,六十年代应征入伍,曾任铁道部某部师部参谋(正团级),于2000年因病在部队疾终。

本村解放后至今,博士生一人,研究生四人,大学本科生18人,高中学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国家公务员17人,县副处级以上5人。


四、重要历史事件

(一)明末时期,村民为防张献忠屠杀,于罗岗寺后山依岩踞险,修筑山寨,保住一方山民。现前后寨门依旧,但房舍垮蹋,只有瓦烁,石碾石磨俱在,其功德无量。

(二)清朝时期,符氏国斌葬于李祥云后,其山脉突然断裂二十八米,如地震一般,至今尤可观其原貌,成为一道风景。

(三)任学民出资修造四条山路,约三十五华里,全用石条造成石梯,方便山民出入,解决山民行路难,山乡数百年,代代相传,成为佳话。

(四)三十年代,红四军到地,设村苏维埃于任家塬四合院内。

(五)该村数十名青壮少年参军踊跃,大多数至今查无音讯。

(六)青红帮袍哥任济民轶事。

任济民为青红帮大哥,称霸一方,红四军到地,当年任某乡丁甲勇,趁脱红军部份在厂湾里休息擦枪之时,袭击红军,打死一名红军,打伤一名红军后逃跑。一九五一年清匪反霸时,解放军孙团长驻白院,指名“任济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任济民东躲西藏,无路可走,在离家不远的厂湾后半山岩壳中藏身半个月左右,靠亲人家人悄悄送饭送水渡日,企图饶兴逃脱。地方武装队(现称民兵)人员,多方追逃,跟踪发现线索,逮住乡镇送饭的家丁,严审后侦察到准确的地点,第二天天刚亮,地方武装队围住岩壳,任济民束手就擒,武装队抬其送往白院,途中因其先吞食大量鸦片死亡,仍抬至白院,孙团长亲自验名正身。


五、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村支部书记

第一任村支部书记     任元正(1952年——1965年)

第二任村支部书记     闫富明(1966年——1967年)

第三任村支部书记     任开儒(1968年——1987年)

第四任村支部书记     任利儒(1988年——1992年)

第五任村支部书记     任俊程(1993年——1995年)

第六任村支部书记     唐明亮(1996年——2001年)

第七任村支部书记     任立周(2002年——2004年)

第八任村支部书记     闫守军(2005年——2007年)

第九任村支部书记     刘支华(2008年——2010年)

第十任村支部书记     张友国(2011年——2013年)

第十一任村支部书记   马强恩(2014年至今)

第一书记       蔡红梅(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

第一书记       张  超(2017年5月至今)


(二)村主任(大队长、村长)

第一任村主任(大队长) 朱兆明(1958年——1977年)

第二任村主任(大队长)  唐明亮(1978年——1981年)

第三任村主任(大队长)  任国程(1982年——1985年)

第四任主任(村长 )    任利儒(1958年——1977年)

第五任主任(村长 )    闫守军(1989年——1995年)

第六任主任(村长 )    马强恩(1996年——2004年)

第七任主任             任相儒(2005年——2007年)

第八任主任             马强恩(2008年——2013年)

第九任主任             张友国(2014年至今)


六、村内重大事件

1958年村民集资建设柏树潭跳墩石过河桥;

1965年村民集资建设柏树潭木桥;

1974年村民集资建设第一座村小学;

1975年建设村办茶叶厂;

1976年修建村委会办公室(当时叫大队办公室);

1993年村集体出资全村拉通农电;

2002年村民集资修建通村泥土公路4公里;

2006年政府补贴及村民出劳重建村小学;

2006年政府投资建设柏树潭水泥桥;

2008年政府投资建设手机基站;

2010年龙美雄建成罗岗村第一座砖混结构房屋;

2010年政府投资改建村委会办公室130平方米;

2011年政府投资及村民集资硬化通村水泥公里10.2公里;

2015年政府投资改造农村电网;

2017年四川省慈善总会捐赠建设村文化室和村卫生室。


七、村内姓氏

 “任”姓是村中的第一大姓,占总人口的60%;“闫”姓是村中第二大姓,占总人口的15%;其余姓氏“张”“符”“康”“岳”“李”“朱”“黄”“许”“唐”占总人口的25%。


八、交通状况

罗岗村村道路从2002年村开始民集资修建通村泥土公路4公里,2006年政府投资修建柏树潭水泥桥,2011年政府投资及村民集资硬化通村委会水泥公里10.2公里,各村小组通组道路13.8公里,现还有13.8公里通组公里未硬化。


九、产业发展状况

罗岗村主要经济产业为“金银花”“核桃”“腊虫”“魔芋”“杜仲”“黄柏”“枣皮”等种植,“黄牛”“南江黄羊”“生猪”“土鸡”等养殖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苕”“土豆”“油菜”等为主的传统农作物种植。

现罗岗村种植有金银花600亩,养殖南江黄羊300只,两个专业黄牛养殖户,全村共存栏黄牛160头,养殖生猪存栏240头,土鸡存栏1000只,三户养鸡大户。每年创收100万元。


十、民间艺人

(一)任铁匠:本名任荣程,生于1940年,由于手艺高超,受到乡民尊重。此人特别擅长打农具,比如:锄头、镰刀、斧头等,家传制造火枪技艺也是一绝,由于政府禁枪,本人响应政府禁令从此不制造。此人还会民间技艺“雪山令”,可以徒手抓烧红了的钢铁在手中玩耍。

(二)王石匠:本名王光荣,生于1939年,此人特别擅长打墓碑而受到乡民尊重。打石板、雕水缸也是拿手好戏,一是雕刻字的技艺远近闻名,十里八乡只有人家要制作墓碑都要请他;二是铺院坝技艺高超,开的石板铺成的院坝不见接头,犹如一张石板铺成。

(三)琰木匠:本名任琰儒,生于1940年,此人以修建穿斗结构房屋而闻名。琰要匠除制作的传统农具、家具精致外,还能制作棺木也特别出名,一年四季请他做工的人络绎不绝。


十一、村风民俗

 罗岗自湖广填川开始,村民都是刀耕火种,广种播收,大部分住的是茅草房,只有几户少数人家住的穿斗结构的房屋,民风淳朴。罗岗村除过传统节日外,在婚丧嫁娶,生日满月都要邀请亲朋好友置办宴席,安排传统宴席“十大碗”,请客前要歇客,正席结束要谢客。嫁男嫁女“三步走”,一步是“取定准”,二步是“落拜”,三走是“查期”,完成此三步礼节后才能正式结婚。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去礼,主要礼品有“富和瓶酒”“斗米斗面”“双装白糖”“刀菜猪膀”“二十四个瘪大封”“父母衣服”“新客首饰全套”。女方出嫁要陪嫁,婚礼队出行时要辞神、踩斗,踩斗时新客要哭诉养育之恩,比如哭唱民谣“脚踩斗儿四角方,手拿筷儿十二双,哥哥捡了买田庄,弟弟捡了上学堂”。婚礼队伍主要由介绍人、接亲客、唢呐队、杠杆队(现由车队替代)、押礼先生等组成。家有白事(葬礼),传统兴做法式,大开五方,入殓、瞻仰遗容、出殡、下葬、烧七等风俗。


十二、传统建筑

(一)传统民居

1.九座三合院。明末清初,任氏先祖任可福落业余家院(即今罗岗村任家院)聚族而居始建,初建典型川北民居穿斗式房屋九座,屋脊2丈2尺,全木结构,三进步局,天阔地楼,门窗敞亮,雕梁画栋,栩栩如生,阶台石柱石墩,除精美图案还刻“福寿康宁”的吉字,遒劲有力,青石天井,内庭甬道,居中一套四周建有土砖粉白并有彩绘的隔火灰墙,墙高二丈五尺,至今尤存,遗憾清朝乾隆年间,失火烧毁前边两座,基石可考证。

2.任家院四合院。乾隆年间任氏繁衍子孙众多,在原三合院东侧,辟地另建一座,全木质结构,高二丈一尺,深二丈一尺的四合院共36间,双檩双柱,一楼一底,全用木质楼板,偏房小堂屋梁檩均彩绘,色彩艳丽,至今仍鲜艳夺目,大堂门、小堂门均大门双开,另有侧门以开,(即重要节目,重要客人,从大门进入,一般日子一般人等侧门入内)大堂正中神龛顶挂清请代举人李炳南题“乐安世家”扁额,笔力刚劲,行排工确大小堂门双侧彩绘门神,威武庄重,大堂窗户各雕五只蝙蝠,寓意福寿康宁,两边小堂窗户圆形上福下寿,寓意五福添寿。台阶木制结构调整支石礅,上下圆鼓,中间四边形,上做二十四孝图,雕刻精细,工艺精湛,石板天井,中间甬道,按旧礼制而设造,足经百年沿革,至今保持原貌如初,院外正面两侧立两石制桅杆,基座为四尺八寸的正方体,石柱为直径一尺八寸,高一丈八尺,挂双斗,因文革破四旧而毁。在同一时代,于本籍又另建七处七座同等规格的三合院(狮子坪一座,张家碥一座,新房子一座,石亭溪三座,柏林里一座)但经年已久或烧或毁坏三座,现存较为完整四座,旧貌可观。两处(任家院、石亭溪)庭院,现存直径3尺以上达五十余株,直径2米以上者有之高数十米的古树环绕屋宇,甚为壮观。解放后,全村上百户人家,修建了以穿斗或土木结构式房屋,改变了窗栅草房式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道路通达,经济振兴,民富村强又改土坯房为砖混结构楼房五十一座,新建全木质川斗结构房十一座,住居环境大为改观,但明清时新建老建设,任家院三合院防火夹墙、四合院石亭溪的三座老三合院、新房子三合院等七座老房子经历几代人保护维修,如今仍坚固适用结如初。


(二)古墓群

任明双重碑,第一重碑为桃源三洞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二重碑桃源九洞型,建于乾隆年间,碑高四米,宽五米,硃红涂染,今亦鲜红。碑序碑文均由通江县痒生陈先生撰写,雕刻吼天狮子,滚龙抱柱,落地门神,仙女外天等古戏传说。

任希瑢(任明之子)红碑,建乾隆年间,碑高4米,宽5米,硃红涂染,今亦鲜红,碑文碑序为通江庠生陈先生所作,文辞憨畅淋漓,优美精辟,雕刻有镂空莲花、二十四孝、岳飞抗金、二龙戏珠、双凤朝阳、麒麟喷珠、名士贤达题赠诗文等,雕刻精细,栩栩,图文并茂,设有祭拜台、香炉、工程大,叹为观止。基前有大5米、宽3米的石板天井,供祭拜者站跪,俗称碑坝。

任中竣双重碑,任公仍清代举人,相传12岁中举,第一重碑为桃源五洞型,碑文碑序主要生平及存亡名录,第二重为单立双面竖碑,高大雄伟,双重碑均为清代举人李炳南撰写并书,骈体碑序,欧体正楷,工确有力,为历代近代学生拓印作贴、临摹,建有石板碑坝,及坟圈周围为名人学士题赠诗词歌赋,或行或草,皆为珍品墓群为任氏公用墓地,现有墓葬数百座,竖碑十二座,坟苗古木参天,花草繁茂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十三、扶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选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世纪工程,习总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底消除贫困。根据罗岗村实际,被上级党委、政府评定为贫困村,纳入精准扶贫工程,目前经过本民村民民主评议共有贫困户65户257人。从2014年7月开始,先后投入精准扶贫资金160万元为贫困购买新农保和城乡医疗保险,2017年又投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投入资金100万元,目前危房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罗岗村由南江县民政负责挂联帮扶,县民政局干部挂联帮扶罗岗村57户贫困户,为他们送技术、传政策、跑项目。2015年过年为每户贫困户送慰问金300元,物资折价2万元。2016年县民政局投入3万元购买了5800株金银花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春节每户贫困户送慰问金300元,物资折价2万元。2017年县民政局争取四川省慈善总会捐赠资金30万元,为罗岗改建村文化活动室和村卫生室,改造李祥云组两处过河漫水桥,又安排彩票公益金5万元为罗岗村继续发展金银花产业,并到建设局协调申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目前已经完成资料编制,正在等待省建设厅专家会审。现在罗岗村扶贫各项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争取2018年整体脱贫,到2020年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