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文化观察 | 以红色文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赣州实践

来源:      发布时间:2024-3-19 9:43:22     点击率:2020

文化观察 | 以红色文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赣州实践

摘要:江西省赣州市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被誉为“红色故都”,地域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存。赣州市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并在2022年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工作中获评优秀等次。作为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如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非常值得思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成效,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拓展、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道路,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红色基因;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注入红色文化元素,是我国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尤其是在革命老区打造服务型城市管理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我国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对大力弘扬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优秀公共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上,也有明文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条规定:“支持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江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在第一章“总则”中明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此外,《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战略定位之一是:“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在“主要目标”中还明确,到2025年,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2035年将“红色文化繁荣”放在形成发展新局面的首位,并将“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江西省赣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要求:“鼓励支持贫困地区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充实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加快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赣州是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的发祥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赣州时,作出了要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殷切嘱托,并发出了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召。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家、省有关精神,近年来,赣州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整体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范畴,大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形式和内容,积极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红色引擎”,以红色文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让红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最亮的“底色”


1.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赣州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有革命类文物保护单位389处、472个点。近年来,赣州市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作用,着力将革命旧址精心打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颁布实施为契机,江西省文化厅印发了《关于做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和江西省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文物保护工程的通知》;赣州市制定出台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2019年6月1日又颁布实施了《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近年来,赣州市共有260个革命遗址保护项目争取到国家专项补助资金40796.55万元,其中,中共华南分局扩大会议旧址、广东会馆(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楼梯岭会议旧址等完成修缮并结合声光电技术进行了改陈提升。目前,赣州市全市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或现场教学点1000多个,结合红色教育,打造了“重走长征路”现场教学暨军事日活动系列课程,推出系列主题党课,探索出公共文化服务与党员群众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进一步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


2.推进重大红色项目建设


近年来,《百年征程江西红》展陈项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成就展陈项目、于都长征大剧院、全国首个红色文化高科技主题乐园——赣州方特东方欲晓,以及会昌风景独好园建成开放,赣州市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相继建成开馆,于都县长征渡口大型情景表演《告别》、瑞金市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浴血瑞京”常态化演出,瑞金“红色故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赣州段)、寻乌调查学院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2021年,赣州市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周边环境提升工程、赞贤公园提升改造项目、长征广场红色文化改造工程等相继完工。赣州市通过建好并用好红色文化阵地,推动了红色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场馆的融合,进一步优化了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促进了红色公共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


3.大力打造“红色文化驿站”


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融合和统筹利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赣州市创新形式,建设了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驿站”。截至2021年底,赣州市建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达12个,并建成了500余个实践所、2000余个实践站,在中心(所、站)的建设中凸显红色文化,融合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健身体育、科技科普、教育服务等服务内容;在赣州市中心城区人员聚集的广场、公园、旅游景点等地,按照“五有”(即有固定标识、有传唱设备、有红色歌曲简谱、有社区文艺队伍、有管理服务)的标准配套,建设了21个红色歌曲传唱点。同时,将中心城区14家城市书屋作为红色歌曲传唱的联系点,常年接受群众对活动的咨询和报名。


(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红色主题融入艺术创作和活动开展


1.大力创作红色文艺精品


在文化产品供给方面,赣州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入和对红色资源的创新利用,创作了一大批颇有影响力的红色主题曲艺作品、文学作品、电影、音乐和曲艺作品等。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拍摄制作红色电影《八子》,被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获“2019国防军事电影盛典优秀扶持影片”奖。2021年,《新长征再出发》等3部艺术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永远的歌谣》《抵达昨日之河》获第三届江西省文学艺术奖,围绕脱贫攻坚题材面向全国发行图书《决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脱贫攻坚“赣州答卷”》和《新长征再出发》;电视理论文献片《从瑞金出发》、电视动画片《红游记(第二季)》2个项目入选原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重点项目。近年来,在赣州市的一些县(市、区),一些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大放异彩,如大型原创音乐剧《闪闪的红星》、兴国山歌剧《苏区干部好作风》、宁都采茶戏《宁都起义》、合唱情景音画《赣南游击词》、赣南采茶戏《盘山魂》等等[1]。近年来,于都长征源合唱团在全国巡回演出《长征组歌》550余场,观众突破百万人次[2]。


从江西赣州走出去的新世纪杰出导演张曼君,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近年来,她相继执导了赣南采茶戏“红色三部曲”——《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等叫好又叫座的红色文艺作品。2021年,她回到赣州,执导了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该剧大放异彩,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和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等。2022年10月,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荣获第十六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开展红色文化惠民工程


赣州市深度聚焦“群众”和“公共”这两个关键词,为了给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产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以红色文化主题为引领,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文化活动水平均得到了不断提升。以“红色文化+”“群众文化+”为理念,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空前繁荣。广泛开展“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五红”活动[3]。仅在2019年,就组织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进大中专院校巡演近20场,近3万名大学生观看演出,反响热烈。在赣州市中心城区常态化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群众文化活动,广大市民自发参与红色歌曲传唱活动,目前有18支由业余文艺爱好者组建的“榕树下的红歌队”活跃在社区一线,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力军。活动的开展,既让群众享受文化大餐,又推动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扎根人心。大力举办“诵读红色家书、不忘初心使命”朗诵大赛、中小学生红色故事大赛、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推动红色乡土教材、红色课堂剧、红色歌曲走进课堂,帮助青少年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争做时代新人。组织开展“全民诵读红色故事”活动,截至2022年8月31日,共发布诵读作品2926期,参与人数超过9000万人次。每年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100余场。从2016年以来,赣州市连续高质量开展了八届文化惠民周活动,并在文化惠民周期间推出红色歌曲广场舞专场展演、红色歌曲大合唱专场展演、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展演等系列活动,所有活动,均免费向群众开放。在2021年第六届文化惠民周期间,有3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平台或在现场免费享受文化大餐,其中,有6000余名群众现场观看了《八子参军》《一个人的长征》《苏区干部好作风》《赣南游击词》《盘山魂》等6台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展演。为生动再现长征出发,让群众在参观中接受精神洗礼,弘扬长征精神,汲取前行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于都县组织志愿者常态化演出大型情景剧《告别》,通过群众演、群众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3.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快闪活动


2020年,赣州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征集活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围绕“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精心组织策划拍摄了一大批优秀快闪作品,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共收到作品100余件,共有《我和我的祖国》《不忘初心》《新长征 再出发》等19件作品获奖。由赣州市文化馆2019年、2021年组织策划的《新长征 再出发》《没有太阳哪有鲜花》两部原创音乐健身舞快闪作品,通过在全市广泛推广该红色音乐的传唱以及舞蹈的传跳,深入赣南各大红色景点、广场等,参与的快闪的群众超过了5000人次,快闪作品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刊播,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广场的相关画面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选用,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这些快闪作品很好地融合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红色教育功效,通过新颖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时代特性、铸牢文化之魂。


(三)红色根脉融入城市肌理,增强红色文化的精神驱动力


1.公共文化场馆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赣州市出台了《中心城区红色文化氛围提升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在中心城区增设红色城市雕塑、红色宣传牌等;中心城区红色元素布局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完善,长征剧院和长征广场已经完成了更名或提升改造;近三年来,结合承办全省旅发大会、文化强省大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契机,在赣州市快速路通道、主要道路和交通节点等处设置了“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长征从这里出发”“红色故都 客家摇篮”等宣传灯杆道旗5000余座,在赣州市火车站广场、高铁西站等地设置了20座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赣州红色文化内容,如赣州电视专题片《永远鲜艳的赣南红》、原创歌曲《这里是红军的老家》等等。2021年10月开始,赣州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城灯彩艺术和红色主题故事相结合,在赣州大剧院门口常年设置了赣南红色主题灯彩艺术展,将共和国的摇篮、长征第一渡、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红色文化元素通过9组大型灯彩,向广大群众集中呈现。在赣州市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门设置了红色书籍阅读区、红色文创展示区等。正是有了红色基因的注入,催生了一大批公共文化主题产品,在深厚的红色文化的浸润下,这些公共文化产品又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作用。


2.红色教育培训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在赣州市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培训、讲述红色文化故事、举办红色文化展览、设置红色文化专栏等与红色文化深入融合,让红色文化软实力通过公共文化设施的传导转化为精神驱动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赣州市文化馆相继开展了“百年辉煌继往开来”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童心向党颂党恩红色基因代代传”赣州市青少年书画展等4场红色主题展览,赣州美术馆相继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艺术新长征”——赣州·遵义·白银红色美术作品联展、“童心向党·致敬百年”少儿美术作品网络展等8场红色主题展览,赣州市博物馆联合赣州市图书馆开展了“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百种《共产党宣言》展览”,这些红色主题展览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赞扬。此外,在赣州市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内的《百年征程江西红》展陈项目、在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成就展陈项目中,除陈展区外,还配套有红色文创商店、红色影院、红色书吧等服务空间。有了红色文化之魂,赣州的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彰显出时代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3.多措并举营造城市红色文化氛围


在公共文化场馆里大力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是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又一常态化工作。2019年以来,赣州市文化馆、博物馆充分利用公共文化场馆阵地作用,在馆内免费向群众开展红色歌曲传唱、红色歌曲广场舞传跳和红色景点讲解培训等活动,培训人次逾5000人。赣州市借筹备全省旅发大会和文化强省大会之机,各级各单位共培训红色文化讲解员500余人次。赣州市先后评选表彰了9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2个红色主题研学实践基地和19条红色主题研学精品线路,每年接受红色教育的中小学生达127万多人[4]。同时,赣州建立了干部党性教育培训联盟,要求全市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讲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唱红色歌曲,推动党员从红色历史中汲取正能量、接受思想洗礼。连续3年举办红色讲解员培训班,定期选派一批讲解员到省外知名基地进行交流培训,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讲解员队伍。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全市持证讲解员达到1000人以上。


三、成效经验 


赣州市做深红色文化文章,用红色文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红色引擎”,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生动案例,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公共文化服务要以永葆初心为宗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和终极目标。赣南是党的初心启航之地,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赣南这块红色圣地上,俯拾皆是红色故事、无处不在红色基因,为赣州市运用红色文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为熟悉,所以亲切,赣州人民喜欢看红色剧目、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书籍。群众通过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的文化活动,近距离聆听革命故事、红色旋律,传跳红色广场舞,感悟红色精神,在有效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通过文化的熏陶传承初心,深刻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始终对党怀着感恩情怀赤子忠心。


(二)公共文化服务要以凸显服务为要义


转变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责任是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赣州市各个公共服务机构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通过红色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快了角色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服务,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精神,真诚倾听群众呼声,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真心提供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赣州市文化馆的每位干部职工都是红色歌曲大家唱、红色广场舞大家跳的领唱人、领跳人和联系人,在2019年至2021年,每天安排专人,提供设备、矿泉水,发放歌谱等,在人员聚集的广场、公园、社区传唱红色歌曲。赣州市博物馆要求每一位讲解员,每天都要安排时间学习红色革命历史,以便随时回答游客关于红色革命历史有关问题,并持续组织讲解员开展红色历史党课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赣州市图书馆则积极开展红色经典领读人培训,培养出一大批红色经典诵读人才。此外,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回应了社会需求并再生出一种倒逼机制,促使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回来,从缺位的地方要补上去,使政府、市场与社会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如赣州市近年来发展了60家红培机构,推出了“追寻初心之旅”“重走长征路”等广受好评的红培研学精品;引进了全国首个红色文化的高科技主题乐园——赣州方特东方欲晓,开园5个月,入园游客即达8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于都县在祁禄山长征步道上通过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了初心纪民宿,并在里面开设了公益红书馆等等。


(三)公共文化服务要以创新为引领


作为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接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是中国文化自信之根,更是中国文化自信之魂。赣州是革命老区,长期以来人均文化事业费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财政投入偏向于中心城区和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政府部门对此颇有捉襟见肘和力不从心之感。但又因为赣州是革命老区,这里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赣州市创新思路,通过对散落在山野、村落等各处红色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有机整合,极大地拓展了赣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红色基因需要融入血脉、薪尽火传,用红色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如此才能彰显出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赣州市在这些红色资源所开展的活动包括:情景表演、红色阅读分享、文创开发、文艺创作、故事讲述、书画展览、研学旅行、歌舞唱跳等等,这正是守正创新的体现,使红色文化彰显时代特色,让受众身临其境,在“沉浸式”的体验中触及思想,让精神得到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