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聚焦两会 | 探索科学路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4-3-14 10:22:03     点击率:3980


聚焦两会 | 探索科学路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在旅游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可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旅游权利。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在部署优先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服务时,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纳入重点推动的范畴。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本期“文化圆桌”围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面临问题和创新路径等话题进行探讨交流。


嘉宾:

李燕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

李国新(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李新芳(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副厅长)


主持人:

宾 阳(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夯实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基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应该如何认识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李国新:自2018年以来,“文旅融合”就成为我国社会生活当中的热词。我认为,深度融合一是要拓展融合的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拓展方向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二是需要深化融合的度,牢牢把握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化学反应”式融合,体现文化和旅游双向赋能的价值。


李新芳: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不仅契合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发展方向,而且对文旅公共服务起到双向促进作用,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公众在文化和旅游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迸发出民族复兴强大的社会推动力。首先,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体现在文旅公共服务场馆融合、功能融合,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实现公共服务主客共享;其次,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能实现文旅资源的整合利用,取得“1+1>2”的效果,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最后,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能带动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出圈”,如依靠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运营创新等,打造更多彰显“文化味+烟火气”的产品。



探索文旅融合科学路径


主持人:从全国来看,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现状如何?


李国新:2019年12月和2020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和补充通知,遴选确定了172 家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单位,主要围绕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支持、增加旅游宣传功能、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服务中心等统筹建设、合作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抓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树立一批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典型案例。从文旅行政部门推动这项工作的举措可以看出,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尤为重要,需要基层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典型示范。


主持人: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当前各地文旅公共服务融合有哪些形式?


李燕锋:近几年,有几条融合路径的探索是卓有成效的。第一是“二合一”,即公共文化场馆本身就是旅游景点或者具有旅游功能的场所;第二是“走出去”,即公共文化服务向旅游延伸,嵌入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驻地、旅游交通服务区等;第三是“引进来”,即旅游服务进入公共文化场馆,典型体现是博物馆、图书馆、非遗传习场所与研学旅行相融合。


李国新:各地探索实践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几种模式。一是“嵌入”,公共文化服务嵌入旅游公共服务;二是“结合”,原本分离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到一起;三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功能向旅游公共服务拓展,增加了一些支持旅游休闲的功能;四是“支撑”,通过挖掘、整理、活化特色文化资源来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支撑全域旅游。



“诗和远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主持人:近年来,在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方面,地方上做了哪些具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李新芳:在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上,浙江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布局,高质量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二是高标准建设新型文化空间,建成一批小而美、嵌入式、邻里型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杭州“邻里阅读空间”、乐清“清和书苑”等;三是推动“浙里文化圈”高水平运行,已上线了入馆一键预约、E梦剧场、请您看演出、视听集市等模块;四是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和社会文化资源激活,通过“文艺赋美”让公共文化活动进公园、商圈、景区、社区,截至目前,浙江设置“文艺赋美”常态化演出点957个,全年演出35.2万场;五是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编制浙江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指南。同时,2022年至2023年在全省评出并公布两批301个旅游驿站(试点),这些旅游驿站为公众个性化出游赋能的同时,也成为展示地域风情、讲述在地文化的窗口。


李燕锋:近年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创新打造的“走读广西”项目,以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为依托,发挥馆藏和地方文旅资源优势,通过展览讲座、自驾游、研学游等,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动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有效带动了城乡特色文化传播及服务创新。2020年至今,“走读广西”已累计开展活动超1500场次,覆盖广西14个地市110多个县(市、区),参与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改革创新优秀案例。此外,广西“高铁图书驿站”是有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项目,以高铁承载公共阅读,实现图书资源的异地通借通还。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主持人:近年来,广州文化馆新馆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群众近百万人次;上海徐汇区出台《徐汇区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重点打造了各种类型的主客共享的文旅融合新空间;浙江之江文化中心作为超大型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用更丰富、更好玩的文旅业态,吸引各个年龄层的民众……这些典型案例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李新芳:之江文化中心去年年底投入运营以来,累计接待各类活动参与观众43万人次,形成现象级的“文化地标”。接下来,浙江将推进实施之江文化中心高质量运行工程,打造“四馆一中心”整体文化地标形象;以“四馆一中心”领跑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推出“四馆一中心”运营“组合拳”,统筹各馆资源实现活动破圈融合;探索一体化预约、讲解服务,深入推进数字化服务、大数据统计等服务管理方式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感;做好之江文化中心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将之江文化中心打造成集自然、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复合文化综合体。


李燕锋:这些典型案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助推品牌做大做强。可以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和讨论,剖析典型案例的经验价值,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同时,建立对口扶持机制,在活动品牌策划、人才培养、活动营销等方面对在这方面欠发达的地区进行指导培训。


李国新:在今年春节期间火爆的国内旅游热潮中,一批新近建成的标志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或设施集群人气很旺,一方面说明大型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从建筑到内容到服务对公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说明眼下公众的旅游已经有了快旅慢游、文化享有、开阔眼界、丰富自我等新需求。串联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形成新游径,创新文化服务内容、方式,形成主客共享的新服务,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开启了新思路、拓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可能。



理清现实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主持人:随着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推进,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


李国新: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面临许多具体问题,从宏观层面看最主要的是以下两个:


第一个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结合点在哪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界定,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有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但没有明确具体的界定。什么是旅游公共服务?目前法律、政策层面还没有明确、具体、共识程度高的界定和阐释,给探寻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带来了困难。


第二个是,性质、功能、发展规律不完全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如何深度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属于文化事业,普遍均等、惠及全民是显著特色;旅游属于产业性质鲜明的现代服务业,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支撑旅游业发展。二者哪些方面是“能融”的?哪些方面是“宜融”的?“能融”“宜融”以什么方式实现?此类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进程中,“牢牢把握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是极为重要的。


李新芳:当前浙江重点推进解决的问题,一是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融合机制,打通文旅公共服务融合过程中的壁垒,实现纵向省地联动、横向部门协作,给文旅公共服务融合提供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有利环境;二是在文旅公共服务融合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协调好文旅资源的融合转化利用,实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三是保证高质量可持续的文旅公共服务供给,包括高质量的服务内容、产品和高质量的价值输出,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旅公共服务体验。


李燕锋:总体看,文旅公共服务的融合已经在文博场馆和景区等得到实践,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融合的深度和水平远远不够。这既有观念上的认知因素、现实中的体制机制约束,也有配套措施不够到位等原因。


文旅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是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这需要从理念认知、标准、政策等方面加以明晰与推动。



打通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堵点


主持人:对未来几年推动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李国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在旅游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同时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旅游权利,我认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推动一批自然资源型、历史遗产型旅游景区免收首道门票。在实践中,一批治理水平高的旅游景区实行免门票模式,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如早期的杭州西湖景区、近期的三亚天涯海角景区等。这一模式对于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来说,可以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旅游景区扫除障碍、疏通渠道、开辟空间,有利于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要素,更好地体现公共文化服务在以文塑旅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堵点,有利于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提高实效性,更好地体现以旅彰文的实际功效和价值。


李新芳:浙江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在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方面,我们将持续发力,优化提升文旅公共服务载体和服务质量,迭代升级智慧文旅工程,提升文旅融合数字化服务创新能力;打响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品牌,拿出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的“浙江样板”。


李燕锋:未来几年,我们要继续完善顶层设计,为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有利于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创新文旅融合服务供给、完善服务要素、提高服务品质,为游客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体验;要加强文旅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推进公共文化和传统旅游的数字化转型,助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640 (76).jpg

广州文化馆新馆是3A级旅游景区  许建梅  摄